《打字機上的繆思》

getImage

《打字機上的繆思》基本上是個並不少見的古今交錯架構,講1967年倫敦有志寫作的年輕女主角奧黛兒探究三十年前的西班牙畫作《露菲娜和獅子》背後的謎團,從而發現被時代埋沒的天才女畫家奧莉芙的人生,也堅定了自己投身創作的信念。

雖然(偽)藝術史謎團頗吸引人,書中也將傳奇畫作的主題與風格描寫得非常瑰麗而令人神往,但我總覺得這本書不太適合當成一般「藝術史翻案故事」,因為它太切題地專注在靈感(或者也可以說是啟發與觸動)發生的時刻,相較之下卻不那麼注重它開花結果的具體產物。例如我們最後只知道奧黛兒受奧莉芙與泰瑞莎往事的影響,決心專事寫作,卻無從得知她寫出的是什麼樣的作品。又如奧莉芙對創作過程充滿熱情,對完成的畫作卻選擇隱藏。這使得情節不那麼首尾完整、起伏有致,卻在情感上更專注地聚焦於火花短暫而影響長遠的「靈感」──不論是在人與人之間、或人與作品之間。但也十分難能可貴地,作者並未因此而試圖將靈感與藝術崇高化、純淨化,從奧莉芙的畫商父親毫不掩飾的性別偏見、以及奧黛兒的膚色招來的另眼相看,都有意識地顯示出刻板印象、歧視與其他物質條件的不利,能夠多麼嚴峻地阻礙藝術才華的發光發熱。

繼續閱讀

張貼在 閱讀:文學小說 | 發表留言

漂洋過海看女神!Jackie Unveiled @ Wallis Center

2vorc9m8iy9r0fbbebgn

其實自從去年初因為Mozart in the Jungle而喜歡上Saffron Burrows之後,大半時間都很缺糧(嘆) 總覺得她把演電影和電視劇的配額集中在這個世紀的頭十年用完了,偏偏那時期的很多作品帶給我的觀感幾乎可以說是「還不如不看」,不管是由於她運氣不好、或是由於當時寫給女性角色的劇本在質與量上都不似現在豐富……

而就在去年底、我已開始接受她可能不會再有什麼新作品時,傳來了她要演出舞臺劇的消息,在Jackie Unveiled這部全新劇碼中飾演賈姬‧甘迺迪──不僅是主角,也是唯一的登臺角色,整整九十分鐘裡臺上都會有她、也只會有她!雖然我對這齣歷史傳記劇的傳主沒什麼認識,僅有的印象大概都來自《誰殺了甘迺迪》和《灰色花園》等電影,但新聞稿和售票網頁的介紹都強調,該劇著重於描繪(或說想像)賈姬在人人欣羨的優雅外表、高貴地位之外,脆弱而混亂的複雜內心。這個主題跟切入點算是頗引起我的興趣(也有另一個看點在於劇本取材於新解密的CIA文件等前所未見的史實資料,但就沒特別吸引我)。

於是在親友慫恿之下、加上眼見最早幾個場次迅速完售的緊張,我只考慮了不到一個週末,就決定利用二二八連假去美國看劇了(!) 演出地點在比佛利山的The Wallis Annenberg Center for Performing arts,但我沒有很想順便去洛杉磯或好萊塢周邊的景點,可以快去快回,約莫只要付得出機票跟住宿就可以了。行程簡單來說就是:
第一天─去程搭機、準備看劇
第二天─看劇
第三天─平復看完劇後的心情(……?)
第四天─回程搭機
目標非常簡單明確!而且不管跟紐約或倫敦的機票相比,飛洛杉磯的都好便宜啊(毆),算算二月底時應該也已經把該月的書做得差不多了可以請假,十分完美。雖然好像有點衝動,但是如果沒有這種動機,我大概這輩子哪裡也不會想去,所以還是把握衝動還在的時候衝一發吧XD

繼續閱讀

張貼在 旅遊 | 標記 , | 發表留言

The Powerbook (2002) @ NT Archive

(本篇同時是National Theatre Archive/英國國家劇院檔案庫的預約指南+使用心得,以及The Powerbook的觀後感)

身為一個看了很久的電影和電視之後才開始稍稍接觸舞臺劇的觀眾,實在常常對劇場這種媒介稍縱即逝的本質感到不習慣。一齣劇錯過就是錯過,事後就算願意付出高昂的時間或金錢成本,也多半不可能再看到。即使不要求非現場不可、現在也有NT Live之類的轉播,有機會看的仍然多半只是近年的熱門新劇,選擇並不真的很多。不過,如果想看的過往劇目當初是在英國National Theatre上演的,就很幸運地多了一個機會可能觀賞到無字幕錄影版本──只是得要親自去倫敦一趟。

去年初對Saffron Burrows二見鍾情地跌坑的同時,得知她在2002年演出了珍奈‧溫特森小說《筆電愛情》(The Powerbook)的舞臺劇版本,這齣改編由原著作者、導演Deborah Warner、扮演主角/敘事者的Fiona Shaw三人共同編製。當時還未曾在舞臺劇擔綱要角的Saffron,飾演的則是敘事者愛上的美麗已婚女子。很八卦有趣的是,戲演完後,溫特森和Deborah Warner成了一對,為期六年,前者的回憶錄《正常就好,何必快樂》中有稍稍寫到。而據說,Saffron離開了同居多年的導演男友跟Fiona Shaw在一起,但後來在2007年左右獨自移居美國(並且拍了很多怪怪雷雷的電影),如今也是有妻有子。我既(勉強算)是溫特森的長期書迷,又無法假裝對遐想空間無限的幕後八卦不感興趣,所以當然無比地想要親眼看看這到底是一部什麼樣的劇!
看到IG上其他討論這則八卦的迷妹分享去National Theatre Archive看錄影檔案的經驗之後,我精神一振(?),立刻在衝動之下安排了十個月後的英國旅行,雖然還有演唱會、書展等行程,但主要任務就是前往NT Archive。辦了信用卡、分期刷了機票之後,我最迫不及待進行的準備工作,就是向NT Archive預約調閱資料。

繼續閱讀

張貼在 旅遊 | 標記 , , | 發表留言

[Mozart in the Jungle] 最終季

苦苦等了一年才盼到第四季,結果竟然是最後一季了,令我不禁想要立刻退訂Amazon Prime──你以為你砍了這劇你就真的拍得出魔戒跟三體嗎?哼!!!

在這種意外的狀況下告終,第四季最後留了不少伏筆和未解決的困境,很難看作一個完整妥善的收尾,但整體來說,這季算是讓我喜出望外,關於Hailey指揮家之路的部分尤甚。

mv5bmjizntyyotkyov5bml5banbnxkftztgwnzk5nzyzndm-_v1_sy1000_cr006751000_al_

繼續閱讀

張貼在 觀影:電視 | 標記 , | 發表留言

《歡樂之家》、《我和母親之間》

組圖-書盒右-中

鼓起勇氣向家長出櫃的年輕同志,多少都害怕過隨之而來的衝突甚或決裂。美國漫畫家艾莉森‧貝克德爾在《歡樂之家》裡所描述的出櫃經驗,主要的衝突張力卻並非來自她的性向揭露,而是順勢曝光的另一樁家庭祕密:她的父親長期與年輕男子發生婚外情。這個祕密原本被重視表象完美的父親與沉默隱忍的母親深深埋藏,但孩子的出櫃有如最後一根稻草,讓母親再也演不下去這齣粉飾太平的戲碼,終於要求離婚,而父親不久後在家附近被卡車撞死──始終無人知曉那究竟是意外或自殺。

面對父親之死,貝克德爾的心境極為複雜:若相信父親是因她帶來的風波而尋短,則她感到難辭其咎;若認定父親的猝逝與她無關,她又似乎失去了向來疏離的父女之間終於間接建立的深刻連結。《歡樂之家》成了她探索父親生死的記事,卻不只是一本悼亡之書,而是也深深關乎於她自己:她在爬梳回憶、追索解答的同時,剖析著自己如何成長為如今的樣貌、如何追求一種與父親不同的人生。

繼續閱讀

張貼在 編書 | 發表留言

Mozart in the Jungle同人小說本《再現部》

時隔多年,終於又要出同人本了。因為Mozart in the Jungle這部劇真的讓我很喜歡Cynthia也很喜歡Saffron(掩面) 從起初就隱約覺得Cynthia這個角色有著苦甜參半、大起大落的豐富歷史,結果到了第三季時,她因為手部職業傷害接受手術,對自己的演奏家生涯和感情生活都表現出一些近於懊悔的懷疑,看到這裡不禁就想寫寫看她當初放棄獨奏事業、棲身於樂團的原因。也因為這一年來看了Saffron Burrows不少演出作品與訪談側記,多少有一點把她的早年經歷、個人氣質一起寫進來XD

這次用上了加入出版業三年來的所學技能,還有專屬工具貓設計書封(不),整個包裝印製規格飛躍般地提升XDD  連宣傳噗都放立體書封圖XDDD
立體封

在AO3擺了試閱章節:https://archiveofourown.org/works/12040713
印量調查已開:https://goo.gl/fwKEPv
2017百合Only場首賣,發誓絕不延書wwww

繼續閱讀

張貼在 創作 | 標記 , , | 發表留言

[Mozart in the Jungle] I don’t know if it’s the cello or the cheekbones or what…


寫完上一篇的簡介之後終於可以進展到大提琴姐姐專章(不),
這美人、女神、姬情的化身、自走的費洛蒙──

我只想引用她在第二季交往的工會律師Nina的名言:
“I don’t know if it’s the cello or the cheekbones or what…,
it’s making it incredibly hard for me to concentrate."

Saffron據說在此之前已經演過兩次大提琴家,總覺得一定是因為身高(183cm!)超適合吧XD
不過這部的當然最是需要認真假裝準備,除了東、西岸拍攝地點各請了一位音樂老師來上課,確保鏡頭帶到的時候能真的演奏個幾十秒,還要時常去觀察紐約愛樂(即劇中NY Symphony Orchestra的原型)的表演和彩排,並讀讀現實中的樂手們建議的相關書籍

繼續閱讀

張貼在 觀影:電視 | 標記 , | 發表留言

Mozart in the Jungle

今年元旦的時候,我參加了國家交響樂團的鋼琴馬拉松活動,有幸以死老百姓的身分上臺彈了一分鐘,並且得到進入音樂廳後臺的機會,瞥見場館人員乃至專業演奏者的工作空間,實在是相當特別的體驗XD

回家就想起我遲遲未看Mozart in the Jungle這部關於古典樂的影集,
正好Amazon Prime Video也開放臺灣使用了,於是立刻挖出久未登入的帳號……
結果就這樣掉入了新坑!至今出不來!

很多人把這部劇稱為美國版的《交響情人夢》,的確它充滿交響那種有時瘋癲歡樂、有時感人的輕快氣氛,也很能喚起觀眾心中對器樂的熱情(我前兩週看完差點衝出去買小提琴),不過我覺得跟(日劇版的)交響相比,它更現實也更成人,某些程度上也可以說它跟古典樂本身的關係更不緊密XD,而是更熱衷於探討古典樂這門在大眾眼中已略顯過時的行業如何生存(顯然不能只靠指揮與樂手們熱血的音樂夢想),所以它處理拉贊助、勞資協商、管理人員與樂手之間勾心鬥角的時間,遠多於描述樂團每次表演曲目的特色與技巧等等。

繼續閱讀

張貼在 觀影:電視 | 標記 , | 發表留言

《惡德偵探制裁社1》

我很喜歡的一種配對典型是,兩個角色原本在見識、閱歷、專業能力方面有所差距,但在密切的相處、合作之後,逐漸成為平起平坐的伙伴或是更進一步

所以,《惡德偵探制裁社》裡女偵探和女助手的獨特組合與關係發展──從最初不對盤的尷尬冰冷,進展到後來差點生離死別時的深情難捨(?)──真是相當投我所好。

必須先說,《惡德偵探制裁社》裡的偵探,和一般推理作品不太一樣,相異之處大概可以由這幾段對白略窺一二:

「現實中的偵探不會解謎。」

「偵探事務所的實際業務盡是犯法的行為,否則無法應付加強個人資料保護法的時代。」

「妳以為會像小說中的偵探,把相關人士集合到一個房間,說出『犯人就在你們中』嗎?你想想,殺人後還特地偽裝手法的犯人會那麼安分,默默聽偵探推理嗎?……」
「可是,至少偵探是站在正確的那一方吧?」
「不,完全不是。或多或少都是會算計他人、揭露祕密的討厭鬼。我們時常觸犯各種法律,也會引起旁人憤怒。」

固然已有很多作品不遺餘力地摘下偵探主角的「神探」光環,呈現他們辦案過程中艱困狼狽甚至亦正亦邪的一面(例如冷硬派),《惡德偵探制裁社》卻不僅止於此,利用神探形象矇騙、傷害無辜之人的不肖偵探直接擔綱了反派,而曾經深受其害的主角,「反偵探課」的紗崎玲奈,自虐般不顧一切地涉險阻止這些棄守倫理的同業,成為對付偵探的偵探。

但獨來獨往、孤傲冷靜的玲奈,卻在偵探社社長的安排撮合之下,得到一位不僅沒有調查工作經驗、連人情世故也略嫌生疏的年輕助手。

繼續閱讀

張貼在 閱讀:推理小說 | 發表留言

《愛之國》

《愛之國》的文案,如此介紹一個也許是近未來的日本:

「由於經濟低迷、少子化,日本被『愛國黨』獨大把持,政府為獎勵生育,提供生育大量嬰兒的夫婦優渥的稅制補助,而未生育的夫婦、墮胎、單身者及同性戀,則遭到恐怖的歧視。瘋狂的國民更把景氣惡劣的憤怒,歸咎於同性戀亡國的論點,出現大量反同志遊行、新納粹組織大規模掃蕩同志,政府也設立了同性戀收容所,以各種殘酷不人道的方式來強行『矯正』男女同志。

同性戀矯正中心是建在海邊懸崖上一座名副其實的監獄,男女同志被湊對關在牢房中,兩人若發展出感情、生下小孩才能『治癒』出獄。收容所的生存條件比監獄還要惡劣,所謂『治療』,則是以粗暴的電擊來虐待囚犯,不堪而死的人會被摘下器官運至黑市販賣,試圖逃獄的犯人不是墜落懸崖,就是被當成獵物擊斃。」

容不下異己的獨裁政府、風聲鶴唳的社會氣氛、對同性戀者的攻擊與逮捕,這一切設定都讓人很難不聯想到「V怪客」裡Valerie留在獄中的信

”For three years I had roses and I apologized to nobody."

“I am me, and I don’t know who you are, but I love you."

繼續閱讀

張貼在 閱讀:文學小說 | 標記 | 發表留言